首页

走进中原

研究中心

财富中心

投教中心

软件中心

客服中心

防非打非【警惕】——火眼金睛明辨“假私募 真非法集资”

日期:2022-03-21 13:57:14


私募基金属于正常的金融投资方式,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私募基金”的旗号从事非法集资活动,通过承诺高额回报、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等手段,骗取投资者资金,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。


私募基金,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,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。“伪私募”则会打着私募基金的旗号,行非法集资之举。在选择私募基金时,务必要提高警惕,谨慎判断,辨别真伪私募基金,避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。下面为大家总结了“伪私募”的六大常见套路:

【套路一:公开募集】

私募基金不得公开募集,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募集和发行基金。而“伪私募”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、报告会、分析会和布告、传单、短信、微信、博客、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,不谈风险,违规宣传。

【套路二:保本保息】

“伪私募”往往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,以投资标的大股东个人担保、投资标的关联机构担保等方式,向投资者承诺保本、给予固定收益、定期付息等。

【套路三:名基实贷】

“伪私募”没有主动的风险管理,而是约定由基金管理人关联方、投资标的大股东或关联方溢价回购,从而达到变相从事放贷业务的目的。如果一只私募基金的发起人向投资人许诺高比例的保底收益,那么这只私募基金很可能就是“伪私募”产品。这种产品既不能有效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,而且还存在挪用或者侵占募集资金的情形,涉嫌欺诈。

【套路四:未到协会备案】

以私募基金名义宣传、募集,但并未到基金业协会办理产品备案手续。

【套路五:没有资金门槛限制】

私募基金有较高的资金限制。一般而言,私募基金的对象是少数的特定投资者,且这些投资者一般面对的门槛较高,参与的资金量要有一定规模。“伪私募”一般不会对投资者设置如此高的资金投入限制。

【套路六:人数限定不严】

按照相关规定,私募基金及其管理公司的投资人数有着严格的限制:合伙制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数应当受《公司法》及《合伙企业法》的约束而不得超过50人,而对于“契约型”私募基金而言,“非公开募集资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,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200人”。也就是说,“契约型”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可最多不超过200人;超过人数限制的,都很可能是“伪私募”。